首页 资讯 正文

连云港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战 深改开放取得系列突破

体育正文 229 0

连云港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战 深改开放取得系列突破

连云港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战 深改开放取得系列突破

改革浪奔,开放(kāifàng)潮涌。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关键节点,作为东西双向开放门户和“一带一路”重要支点连云港,正以(zhèngyǐ)开放驱动探路(tànlù)高水平开放新境界更加有力服务开放发展大局。 根植开放基因,勇拓发展新局。如今的连云港(liányúngǎng)正以改革(gǎigé)破局、以开放赋能在高质量发展的浪潮中激扬起一串串“破壁”浪花。 外贸(wàimào)突围:规模与质量的“双轮跃升” 在“十四五(shísìw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连云港外贸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长答卷”:2021—2024年,全市(quánshì)外贸进出口总额从936.7亿元跃升至1591亿元,年均增速(zēngsù)25%,实现“破(pò)百亿美元、跨千亿元、冲1500亿元”的三级跳;2024年服务贸易(màoyì)进出口额增速53.8%、全省(quánshěng)第一,较“十三五”末增长194.6%;知识密集型服务贸易四年增长超2倍,增速同样领跑全省。 规模(guīmó)增长,根基在于结构优化(yōuhuà)。在益海(连云港(liányúngǎng))粮油(liángyóu)工业有限公司的产品展厅,整齐陈列的上百种产品——涵盖食用油、米面乃至日化用品,直观展示了其多元化布局。公司人事行政部经理高波介绍,“作为集粮油加工、仓储物流、内外贸于一体的大型企业,我们目前日加工大豆达6000吨,日罐装(guànzhuāng)包装油2600吨。” 这种(zhèzhǒng)高效产能,正是连云港外贸结构持续优化的生动注脚。2024年,连云港市一般贸易占比81.1%,较“十三五”末提升8.9个百分点;民营企业贡献超60%出口额;机电产品(jīdiànchǎnpǐn)出口突破百亿,太阳能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成为新增(xīnzēng)长点;生物航油“白名单”出口全国先行先试,带动(dàidòng)全年新增40亿元绿色贸易量。 更值得关注的(de)是市场多元化的突破。对“一带一路(yīlù)”共建国家进出口连续四年增速20%以上,2024年首次破千亿元;对RCEP成员国(chéngyuánguó)进出口303.4亿元,实现由降转增;伊拉克、沙特阿拉伯、阿联酋等(děng)新兴市场分别增长136.6%、116.3%、50.7%……这些数据背后,是我市(wǒshì)积极构建“东联日韩、西接中亚、南通东盟、北达蒙俄”全球合作(hézuò)网络的不断努力。 跨境电商(diànshāng):从“试水”到“领跑”的“加速度” 在连云港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的启程华东中心仓,随着(suízhe)热敏快递打单机“滴、滴、滴……”的声声脆响(cuìxiǎng),一件件跨境电商包装完成,即将发往消费者手中。“我们主要通过‘1210’方式进口日韩化妆品、美国保健药品,目前每月在‘点点通’平台的跨境进口单超6000单。”该仓库管理员(guǎnlǐyuán)谢春国介绍,借助连云港综保区跨境电商产业园这个平台,他(tā)所在的公司(gōngsī)(gōngsī)既享受到房租、水电减免等政策(zhèngcè)红利,相关产品借助“自贸跨境购”体验中心一路热销(rèxiāo),又享受到与国内快递物流一样的优质低价服务,公司综合运营成本降低30%以上(yǐshàng),政府和海关全天候服务保障更是解除了企业后顾之忧。 这仅是连云港市跨境(kuàjìng)电商发展的一个(gè)切面。“十四五”以来(yǐlái),全市跨境电商综试区经营(jīngyíng)主体突破5000家,建成4个跨境电商产业园(chǎnyèyuán),其中省级跨境电商产业园3个,预计累计交易额超200亿元;46家传统外贸企业“触电”转型、扬帆出海,东海县建成跨境电商监管仓、晶贸通平台,水晶跨境电商成为全国“特色产业出海”典范。 这份(zhèfèn)“加速度(jiāsùdù)”的(de)背后,是政策先行的“硬核支撑”。连云港海关推出的“7×24小时预约通关”“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等一系列改革措施,协调理顺口岸通关各环节,持续提升通关便利化水平。去年出台的《连云港市推进(tuījìn)跨境电商(diànshāng)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提出要加快跨境电商物流体系(tǐxì)建设,增开国际货运航线,加密国际海运班次,提升跨境电商海运服务(fúwù)能力。支持跨境电商仓储物流配套设施(shèshī)建设,对租赁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开展跨境电商业务的,给予企业(qǐyè)不超过租金30%的支持,单家企业每年最高支持30万元。连云港市正以真金白银的政策激励,激发企业创新活力,推动(tuīdòng)跨境电商产业链不断完善。 自贸片区(piànqū):制度创新与产业聚集的“双向奔赴” 近日,苏悦海公司船员欣喜地收到了由连云港海事局签发(qiānfā)的“江苏(jiāngsū)沿海(yánhǎi)(yánhǎi)一等港作船轮机长”证书。这本突破性证书的诞生,源于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率先实施的跨辖区港作船船员一体化管理改革。该举措针对江苏沿海各港口(南通(nántōng)、盐城、连云港)港作船船员证书长期存在的区域壁垒问题,充分发挥自贸区(zìmàoqū)“先行先试”优势,联动省内沿海城市协同创新。此举不仅极大便利了船员在江苏沿海港口的跨区域就业,更(gèng)有效降低了相关航运企业的运营成本。 作为仅占全市(quánshì)面积2.7‰的“试验田(shìyàntián)”,自贸试验区连云港(liányúngǎng)片区用制度创新(chuàngxīn)撬动了产业集聚的“乘数效应”:截至2024年底,累计形成138项(xiàng)制度创新成果,其中“海事政务闭环管理”等3项全国复制推广,“中欧班列‘保税+出口’货物集装箱混拼”等38项省级推广;国内首推铁水联运“一单到底”,成立首个海事海关危险品联合查验中心,首创“五定(wǔdìng)”方便旗轮免(qílúnmiǎn)引航作业……这些创新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更吸引了超2万家市场主体入驻。 连云港将努力推进集成性、系统性制度创新(chuàngxīn),推动(tuīdòng)改革创新红利不断转化为产业发展(fāzhǎn)动力、贸易开放活力(huólì),将自贸试验区连云港片区打造成为开放层次更高、辐射作用更强、营商环境更优的改革开放新高地。 营商环境:从“单点突破”到(dào)“系统优化”的“链式改革” 在市(shì)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智能开标(kāibiāo)(kāibiāo)厅内,某小区建设工程项目准时开标,吸引了众多投标企业参与。活跃的竞标场景,得益于连云港市在全国率先实现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移动数字证书(CA)互认。自2024年9月接入国家(jiā)平台后(hòu),企业只需“一次认证”,即可“处处通行”,显著降低了招投标的制度交易成本。这项改革有效提升(tíshēng)了市场主体在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整合共享(gòngxiǎng)中的获得感。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市各类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296 个,交易金额约130亿元(yìyuán),投标主体30433 家,不见面交易率99.9%。 这仅是该市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在口岸领域,“E港通”智慧服务平台覆盖90%口岸信息(xìnxī)业务,货物进场时间从10分钟缩减至30秒,国际船舶通关时间从24小时压缩至1小时;在开发区领域,“立即解决、问题清零(qīnglíng)”机制获评2024年度中国开发区营商环境百家案例(ànlì),“建筑工程施工(gōngchéngshīgōng)许可分阶段办理”在全省(quánshěng)推广;在数据领域,连霍新亚欧陆海联运(liányùn)数据大通道入选国家数字化转型重点工程,推动(tuīdòng)“信息互认、数据共享”。 愿得(yuàndé)云帆三千尺,勇立潮头续远航。开放是(shì)连云港最鲜明的标识,也是连云港乘风破浪始终高扬的风帆。站在“十四五(wǔ)”规划收官与“十五五”开局的交汇点,连云港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在时代(shídài)发展浪潮中展露身姿,矢志不渝为实现“后发先至”拼搏奋斗,奋力谱写“强富美高”新港(xīngǎng)城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通讯员(tōngxùnyuán) 张明兴 刘莹(liúyíng) 徐婉珺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张凌飞 摄影 樊晓姝 王健民
连云港全力冲刺“十四五”收官战 深改开放取得系列突破

欢迎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时没有评论

暂无评论,快抢沙发吧~